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有哪些?
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以来,政府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有效管理和调控经济的发展和运行,其手段包括,一是发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和经济运行调节的导向作用,在经济运行出现问题和偏离轨道时,政府充分发挥经济信息和经济发展预测的技术优势,发布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出台产业政策,对问题和矛盾及时调整政策导向和调节经济运行模式,维护经济运行良好环境。二是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调控作用,配合国家宏观战略措施和产业政策,有效宏观调控。三是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通过技术、环境、能源消耗标准及科技创新手段规范市场准入。在宏观经济调控常用的“三种组合”中,手段组合为首,即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既遏制了经济增长过快、过热,又防止了经济过热、大起的调控后的大落。
宏观经济调控基本特征介绍
1、调控的主体为国家。与微观经济管理行为不同,宏观经济调控与主体是国家而不是具体的经济活动主体。
2、调控的主要方式主要表现为经济政策,它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法律制度化表现,是一种“政策性法律”。
3、调控的效力多为引导和鼓励。由于宏观经济调控多以政策性出现,政策的效力是在于引导和鼓励,而不是在于强制执行或者加以处罚。
4、调控以社会整体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结点,体现出综合性。
标签: 经济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