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走进洞庭湖畔的鱼米之乡湖南南县,农机在沃野里耕耘,农户在谷堆中忙碌,现代化的存储仓和智能化的生产车间等待稻谷入仓,确保能将最美味的稻米送上餐桌。
洞庭湖畔的鱼米之乡湖南南县,农机在沃野里耕耘,农户在谷堆中忙碌。
从20世纪末开始,南县依托土好、水好、气候好的自然资源优势,探索稻虾种养,逐步打造了集科研示范、苗种繁育、生态种养、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健康餐饮、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完整稻虾全产业链。至2023年,南县稻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355.6亿元,南县稻虾米区域公用品牌价值231.1亿元。
近年来,南县上下将实施“八大行动”作为推动稻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提升种苗繁育、生态种养、技术研发、精深加工、仓储流通、业态融合等“六大能力”,实现稻虾产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稻虾产业将水稻种植和淡水龙虾养殖相结合,龙虾生长的环境为水稻提供有机养分,促生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独特稻虾米,稻田中的虫害是龙虾的天然食物,有助于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同时稻田中的植物残渣则可作为虾塘的饲料。稻虾种养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水资源和有机物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稻虾种养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相比于传统稻米,稻虾共生模式下的稻米口感新鲜细腻、软糯清甜,富含微量元素(如锌、铁和硒等)和有机物质,营养价值更高,且减少了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绿色健康度较高,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与此同时,小龙虾凭借其“烹调灵活、口味多元”的特性,从区域美食走向全国,一跃成为现象级“网红水产品”,消费量持续增长。
同时,稻虾种养模式的实施涉及多个环节,包括虾苗养殖、虾塘管理、水稻种植、虾塘建设和维护、水质管理和环境检测、产品加工和销售、农业合作社管理、文化旅游等环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助于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切实路径。
在南县金之香米业,13条自动化智能控制稻谷生产线正在加足马力生产,日产800吨南县稻虾米,年产值达10亿元。像这样的规划化稻虾米加工企业,南县已集聚20多家。近年来,南县稻虾产业规模和影响力跻身全国三强,成为全省最大的稻虾米生产基地和小龙虾养殖中心。近五年,全县稻虾种养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综合产值稳定在150亿元。
南县实现稻虾产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凭借有种好、模式好、溯源监管好等优势,南县稻虾产业先后获评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级粮油明星品牌、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金奖等,并通过香港和欧盟标准检测取得海关备案是湖南省首个进军看港市场的湘米品牌。
在2024年度世界稻米品牌评价中入围“世界稻米地理标志(县域)品牌榜(100强)”,南县稻虾米继2022年荣获第107届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后,再次荣获国际大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