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与谷家峪的初次相见散文范文
归途,我们选择了原路返回,回想与谷家峪的初见,就像将自己置身于一段静止的时光里,任思绪在沧桑变幻中变得宁静而从容,为此我们应该在忙碌之余,多抽出点时间,走进这些避世的古村落,惬意地享受一下悠然的慢生活!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未来之前,这里的一切只是听闻,不过从谷家峪这个名字分析,其应该是谷姓人氏居住的村落,问了一下同行才知原来忽略了另外一个原因,那便是这个村庄以山谷为邻,细加琢磨这个名字真是起的太贴切了。
谷家峪村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西部,属山区村,距鹿泉区中心约10公里,这次能和朋友一同前往,对于我来说应该是一个偶然。谈笑间,我们穿过车水马龙的市区从北斗路向西转入山前大道,向北途经“鸟巢”后于不远处左转,便到了一条仅可以错开车的环形公路,公路两边青山茂林,空气清新,看着车窗外满眼的青翠和层叠的远山,一股舒适的清凉感顿时涌上心头,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大山的清幽相遇,这种突如其来的惊喜让我怦然心动。就这样约走了十分钟路程,在穿过一条幽深的隧道后,谷家峪便出现在眼前了,据了解,这条隧道是上世纪50年代当地的人们为了沟通村子与山外的联系靠双手挖出来的,墙壁上没有设置灯光,只能借微弱的自然光进出,这种最初的原始的古老气息,无形之中给整个村庄营造了一种与世隔绝的神秘色彩。
春去夏来的谷家峪,古木参天、鸟鸣阵阵,阳光透过葳蕤的枝叶在地面上留下一片斑驳的光影。掩映的门前,勤劳的人们利用闲置的空地种植了新鲜的蔬菜,并用竹子和树枝扎成近一米高的篱笆墙,摇曳的小花穿梭其中,为村庄添色不少,我们顺着幽意径直向石阁楼后面黄泥、灰瓦、石墙的古院落群走去。
记得以前和一位老师同去土门关,在老师的介绍下与阁楼相识,今日初见谷家峪又一次发现了阁楼的身影,虽然不是同一件“作品”却颇有神似之处。凭借上次的经验,我对阁楼下立的碑文进行了仔细品读,从建阁碑记中显示,这座阁楼始建于大清乾隆十五年,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身临其境,感受山间的木石心声,这里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石头”众多,石墙、石屋、石路,处处表现出村庄的古朴与安详,为了能够更深一层探究出百年村庄的古韵旧貌,我将目光落在一套石头垒砌的老宅上,从废弃的石碾、青灰的石壁、雕花的门窗里,我似乎触摸到了历史脉搏的跳动,感受到了当时隐居于此的村民家家户户其乐融融的场景。
有文化遗产的地方都会有相应的传说广为流传,那么谷家峪又有什么故事值得共享呢?据同行口述,谷家峪最悠久的历史还要从香椿说起,它不仅是村民的摇钱树、聚宝盆,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相传,清朝中期,井陉金柱岭谷姓人家带着四个儿子流浪至此,看此处野果遍山,适宜生存,便挖了三间窑洞定居了下来。次年又来了一家遇难的李姓母女,因家庭变故背井离乡流落于此,谷母便让儿子为他们母女另挖了一处窑洞,为了表达感谢,母女二人就把来时随身携带的香椿籽种在两家窑前,并把香椿的食用价值告诉了谷母,从此香椿便在此地生根发芽了。由于谷家峪地理位置特殊,白天日照充足,夜晚雨露滋养,再兼水质和土壤诸多有利条件,生长出的香椿色泽深红、汁多肉嫩、营养丰富,在当时还被当成贡品进过皇宫呢。
如今谷家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香椿也作为一个产业给村民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从2000年开始,每逢农历三月三村里便会举办香椿节,深加工后的香椿产品已远销京津等地。感谢朋友的热情相邀,这次前来我不仅感受到了谷家峪“石头村”给我带来的古韵清幽,还了解到了民风淳朴的历史文化,真是不虚此行。
归途,我们选择了原路返回,回想与谷家峪的初见,就像将自己置身于一段静止的时光里,任思绪在沧桑变幻中变得宁静而从容,为此我们应该在忙碌之余,多抽出点时间,走进这些避世的古村落,惬意地享受一下悠然的慢生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