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儿班”来了,双职工家庭的育儿压力减轻了吗?
时间:2025-03-03 11:45:49来源:工人日报
照护6个月至1岁婴幼儿的“乳儿班”日益走俏,成为上班族父母的新选择“乳儿班”来了,双职工家庭的育儿压力减轻了吗?阅读提示

眼下,不少家庭面临育儿与工作的双重压力。“乳儿班”等新兴托育服务不仅能让孩子接受专业照护和早期教育,还能让职工安心工作,提升工作效率、高质量陪伴孩子,减少家庭矛盾,可谓多方受益。

夜风裹挟着冬日的凉意钻进衣领,刚走出办公楼的倪赛男将外套收紧,不由得加快脚步,直奔地铁站。她看了看时间,心里盘算着:“到家得晚上九点多了,孩子估计已经睡下了。”

38岁的倪赛男是深圳电气设计行业的一名技术人员。育儿后再就业,她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托育园的支持,增加了我做好工作的底气,让我在职业发展和照顾家庭方面找到了平衡。”

倪赛男的经历是许多双职工家庭的缩影。随着经济发展和家庭结构的转变,不少家庭面临育儿与工作的双重压力,特别是3岁以下幼儿的托育难题,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工人日报》记者了解到,“乳儿班”等新兴托育服务正为双职工家庭带来新的选择。

回归家庭,还是发展事业?

备孕期间,倪赛男因失业不得不暂时回归家庭。孩子出生后,面对经济压力,她想重返职场。

“孩子调皮好动,家里老人体力跟不上;孩子感冒发烧,需要频繁请假……”回忆起刚返岗的日子,倪赛男直言“苦不堪言”。一边要重新适应工作节奏,一边是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常常令她力不从心。

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照护婴幼儿并非易事。“回归家庭,还是发展事业”,成了许多职场女性不得不面对的一道关卡。

在同样面临两难选择的陈美琳(化名)看来,辞去工作不仅意味着家庭失去一份经济来源,更意味着女性主动将自己推向了被社会边缘化的境地。

据了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家庭小型化趋势愈加明显,代际之间照料能力减弱,越来越多的家庭需要高质量的托育服务。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近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

焦虑之际,陈美琳惊喜地发现,单位旁边新开了一家托育园。她立刻带着4个月大的宝宝上门咨询。

然而,家中只有陈美琳的母亲支持她。“母亲不希望我被‘困’在家里。”当时身边的人大多不理解陈美琳的做法,甚至指责她“心狠”,让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离开母亲。

经过实地考察,陈美琳被托育园专业的设施和服务打动,她把家搬到了托育园附近。

倪赛男也将儿子送到距离居住小区步行15分钟的托育机构。“托育能让我安心上班,也能让孩子得到专业照护。”

破解育儿困境,提升工作效率

记者了解到,托育服务根据婴幼儿不同年龄段的需求,设置了6个月~1岁的“乳儿班”、1~2岁的托小班、2~3岁的托大班,提供精细化照护。深圳市托育服务协会秘书长丁灵芝告诉记者,“乳儿班”的用户中,90%为双职工家庭。

丁灵芝说,双职工家庭的育儿困境,主要集中在祖辈难以参与照护或教育观念差异引发矛盾、育儿嫂价格高昂且供不应求,以及父母难以平衡事业与家庭等方面。

李颖文在深圳一家外贸企业做产品工程师。因夫妻俩工作繁忙,育儿任务长期依赖婆婆。

然而,婆婆因身体原因常需住院治疗,夫妻二人不得不轮流请假照顾孩子。为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压力,李颖文决定将女儿送到托育机构。

托育服务为李颖文一家提供了稳定的育儿支持,也缓解了家庭矛盾。“孩子入托后,我不用为照护问题发愁,婆婆也从繁重的育儿任务中解放了出来,家里的观念分歧少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记者了解到,许多职工选择托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能在专业的托育环境中获得更系统的成长。

互联网行业程序员黄希看重的正是托班的专业性。这位90后新手妈妈在送孩子去“乳儿班”前,曾饱受家庭育儿带来的困扰,“家里说方言,奶奶不太爱说话,结果孩子语言发育迟缓。工作忙,没时间纠正,我常因此感到内疚。”

2022年底,黄希将女儿送入托育园后,发现孩子在与同龄人的互动中,语言能力和独立性显著提高。

“作为程序员,我面临着激烈的行业竞争。过去,每到下班就要赶回家照顾孩子、忙家务。现在,我和丈夫也能更专注于工作,专心冲刺业绩。”黄希说。

此外,李颖文还提到托班可以帮助孩子更自然地过渡到幼儿园生活,减少了心理落差。“我们家说粤语,孩子刚开始听不懂普通话。幸好托班有懂粤语的生活老师,帮助她度过了适应期。现在,她已经能和小朋友用普通话交流了。”李颖文说。

规范托育服务行业发展,减轻育儿负担

尽管托育服务在缓解职工养育压力方面成效显著,但行业仍面临有效供给不足、价格偏高及监管不完善等问题。

《国务院关于推进托育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民办托育机构占比高达89.5%,平均托育服务收费价格(不包括餐费)为1978元/人/月,一线城市在5500元/人/月以上,许多有送托需求的家庭望而却步。多地调查显示,超过三成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有送托需求,但实际入托率仅为7.86%。

托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成本的考验。以黄希为例,每月仅育儿照护方面的开支就过万元。

如何规范托育服务行业发展,更好地托起“小家”的幸福?2024年10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支持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明确普惠托育服务机构的范围,规范收费机制,减轻家庭育儿负担。

丁灵芝认为,推动托育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协作精准施策。一方面,要通过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缓解场地紧缺、设施不足等瓶颈问题,降低托育行业的建设成本;通过税收优惠及奖补政策,支持企事业单位与专业托育机构合作办托,提升服务的普惠性。

另一方面,应强化专业人才培养,与高校合作建立针对0~3岁婴幼儿的护理教育体系,提高行业专业化水平;将托育行业从业者纳入特殊紧缺人才范围,提高待遇。此外,应加强定制化桌椅、卫生设施等设施设备的支持,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托育需求。

标签:

生活指南
  • 山东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召开 推动消费持续扩容提质

    中新网济南2月12日电 (记者 沙见龙)山东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12日在

  • 1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1%

    中新社北京1月27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统计局27日公布,受春

  • 小贷行业监管新规落地 明确融资杠杆倍数指标

    证券日报记者 李 冰2025年开年,小贷行业迎来重磅新规。日前,国

  • 一年举办100多场比赛 浙江小镇足球“踢”到长三角

    中新网嘉兴12月12日电(胡丰盛)贺岁杯农民足球邀请赛、长三角村级足

  • 陈耀辉:长白山人参焕发新生机,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新华网博鳌12月4日电(逦琛)12月4日,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

  • 福建师范大学成立全球南方教育研究中心

    中新网福州11月21日电 (叶秋云 黄佳淑)21日,福建师范大学全球南

  • 邓州市法院:办好涉企“小”案件 优化营商“大”环境

    近日,邓州市人民法院张村人民法庭妥善化解一起涉小微企业装饰装修合同

  • 基金休市有收益吗?基金七不买三不卖口诀是什么?

    基金休市有收益吗?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有收益,股票基金没有收益。货

  • 院士专家齐聚广州探讨大食物观下的粮食安全

    中新网广州11月16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4年大湾区(广东)农业科技

  • 10月M2增速继续回升 金融稳增长力度加大

    广义货币(M2)增速继续回升,显示稳增长力度明显加大;狭义货币(M1)增

  • 江西都昌:寻找1000名“圆梦人”点亮1000个“微心愿”

    我想要一盏节能台灯,送给弟弟晚上写作业。近日,走进江西省九江市

  • 无人矿卡 “开”进矿山

    从新疆乌鲁木齐出发,向东北一路前行约250公里,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吉

  • 国家治理人工智能(AI)不宜过急过严

    人工智能持续火爆,治理也需同行。2023年7月,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

  • 彭永涛:服务业运行稳中向好 现代服务业作用彰显 最新消息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

  • AI智能体走热,将如何改变生活-天天快播报

    学会搭建使用AI智能体后,自媒体运营者小米感觉就像多招了一名24小

  • 世界消息!北交所:从严打击惩处违规减持行为

    北交所10月10日消息,北交所近日发现个别投资者通过大宗交易自大股

  • 民生
    • 湘桂深化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合作 吸引货物南下东盟

    • 驻马店经济开发区开源办事处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集中夜查行动

    • 临夏有约:民族建筑艺术“大观园”内穿越千载的艺术之旅

    • 分不保、钱难退别被考研“保分班”忽悠了